8月29日至9月2日,由中共深圳市委組織部、深圳市商務局共同主辦的“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專題研討班在深圳改革開放干部學院舉行。來自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及中國香港地區的專家,以及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廣東財經大學和中國購物中心專業認證委員會的學者代表,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共同探索深圳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創新路徑。
深圳消費能級不斷提升
據統計,2021年深圳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9498.12億元,城市消費能級不斷提升。今年初,深圳市商務局聯合深圳市發改委發布了《深圳市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2022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亦明確提出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萬億元的目標,活躍提升商圈經濟,壯大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傳統大宗消費提檔升級,不斷釋放消費新潛力。
本次研討班遴選深圳市、區各相關部門的39名學員參訓,旨在深入貫徹落實《深圳市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深圳市關于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部署要求,提升領導干部把握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眼光和專業水平,助力深圳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消費力彰顯文化力
在為期5天的專題研討中,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結合各自所在地區的發展經驗,為深圳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言獻策。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胡云超教授擔任開班第一課主講。他談到,在構建新發展格局方面,要依托強大國內市場,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打破行業壟斷和地方保護,形成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同時,發揮比較優勢,協同推進強大國內市場和貿易強國建設,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ITA)北京辦事處首席代表張保龍·布魯諾重點介紹了意大利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經驗。他指出,城市文化IP的提煉和推廣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過程中十分關鍵,年輕的深圳應深入挖掘和提煉特有的城市文化元素。張保龍·布魯諾以意大利米蘭舉辦各時裝周、大型展會的經驗為例,建議作為設計之都的深圳可通過舉辦持續性的大型會展商貿活動,打造時尚產業,提升國際化程度。
日本亞洲通訊社社長、日文版報紙《中國經濟新聞》總編徐靜波重點介紹了日本便利化政務環境和國際化營商環境的建設經驗。他指出,一個優良的營商環境是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標配,要注重營造公平透明的法治環境。
文化地標是城市提升消費能級的重要動力。曾擔任法國文化部長的迪奧集團監事長雷諾·多內第·德·瓦布爾以巴黎文旅融合的城市發展模式為例,指出在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過程中,要凸顯文化傳統與現代元素的融合,不要盲目地商業化,要讓文化擁有一席之地;同時通過燈光秀、新一代信息技術,讓城市公共設施成為凸顯城市鮮明文化藝術創造力的載體。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認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既要規劃各類高大上的商圈,也不能忽略有煙火味的鄰里中心的完善,應讓消費中心兼顧內外,覆蓋更廣泛的群體。同時,舉辦特色節慶活動,帶旺商圈人氣。
“鏈式思維”打造差異化核心競爭力
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副主席、香港科技協會會長林至穎在分享作為“東方之珠”的香港打造國際消費城市品牌的經驗與前景時提到,要依據不同的發展階段和資源稟賦,來突出消費中心的差異化定位。在此過程中,不能單純地僅盯住消費,要以“鏈式思維”將生產、物流、文創、旅游、物業、人才、政策等要素納入供應鏈管理中,打造消費中心城市的核心競爭力。
領豐商業科技董事長、中國購物中心專業認證委員會認證委員鄭義,國際購物中心協會市場專委會亞太委員、澳瑞姆公司顧問王瑋分別介紹了深圳萬象城的成功經驗,以及美國南谷、澳大利亞西田、德國ALDI等國際購物中心在商業模式上的演變,提出要因地制宜培育符合深圳特色的商業空間和創新品牌。
廣東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王先慶表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發育成長和壯大,受資源、人口、城市個性等因素影響,不同的發展模式體現不同的國際消費體系特點。該模式的形成主要取決于消費內容、消費業態、消費服務、消費設施,其中作為核心的“消費”涵蓋“人、貨、場”元素。要緊扣地方產業特色,城市IP、區位特征、人居特色等,挖掘適配的定位。
王先慶建議,作為我國改革開放前沿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深圳在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過程中,可以堅持在“科技原創+新潮時尚+年輕消費”中提煉符合自身特色的發展模式。
“一巷一燈一花一草”關乎可持續發展
倫敦市中心商業聯盟獨立顧問丹·約翰遜曾參與了位于倫敦西區的查令街、圣馬丁巷等老舊街區的改造工程。他表示,針對消費者更看重可持續性的體驗需求的變化,通過截平路面,拓寬步行空間,調整公交站點等細節改造,可以讓區域變得更安全、舒適,吸引消費人流。
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佛大學數學和經濟學教授埃里克·馬斯金重點介紹了機制設計理論及其在經濟活動管理、社會管理中的應用,以及比較優勢理論、替代理論等,以及當今世界各國所面臨的全球化問題、金融危機和信貸市場問題等。埃里克·馬斯金指出,全球化是促進世界繁榮的強大力量,應該繼續讓它成功地創造繁榮。他建議通過加強教育和職業培訓,給那些被全球化落下的人提供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促使其順利加入全球勞動力市場。
多元思想為深圳“建城”注入新動力
承辦本次“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專題研討班的深圳改革開放干部學院結合國內外的實踐與經驗,設置了內容豐富的專題講座和現場教學,給學員帶來了啟發和收獲。
“專家們帶來的一場場思想盛宴仿佛一陣陣及時雨,向我們描繪了深圳建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要依據、邏輯、畫像和基本要素?!眳⒓友杏懓嗟纳钲诖髮W經濟學院副院長朱福敏表示,培訓課程題材廣泛、角度多元、專業性強、視野開闊,系統全面闡述了現代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內涵、方向、經驗和舉措,期待更多更加深入和近距離的國際交流。
“此次專題研討班設置了內容豐富的專題講座和現場教學,給學員帶來了啟發和收獲。接觸了園區消費等概念,大大拓寬了我的視野和工作思路?!?坪山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丘振雄表示,坪山擁有全國領先的新能源產業基地,以及榮耀智能制造產業園,還有客家文化、山水文化,可以圍繞這些深入挖掘其中的消費潛力。
來源:讀創客戶端
如需轉載,請注明以上內容